做菜與吃飯都是修行的日式素宴:精進料理
作者 Mokki

當蔬食料理風行全世界,回到歷史根源和宗教哲學來思考素食文化。

佛教與禪宗認為「吃飯」也是修行,一邊吃飯一邊吃著費時用心烹調的料理,一邊慢慢地品嚐其滋味,這是用料理來實踐信仰哲學的方式。

日本精進料理起源自中國的佛教素食料理,經過僧人渡海傳播到日本。精進料理不使用肉、海鮮、蛋等動物性食材,貫徹「不殺生」的觀點。也不使用氣味強烈的「五葷」(中文世界稱五辛):蒜、蔥、韭、洋蔥、薤。這些蔬菜因為氣味強烈,可能引發多餘的慾望,因此被排除在食材之外。不過,根據不同的時代、地區、國情,五葷蔬菜的種類多少有差異。

限制只使用蔬菜來做料理,除了戒除殺生,還有修行的意味。人類的慾望包山包海,什麼都想吃,透過限制食物的種類,來讓人們意識到自身跟環境、大自然的關係,進而感到知足感恩,這是精進料理的初衷。

初期平安時代的精進料理,是僧侶做給僧侶的飲食,內容只有味噌湯品、麥飯跟醬菜,裝在漆器皿裡。但隨著招待客人、法會與特殊節日的需求,發展出美觀豐富的料理形式。因此精進料理是有規範的,午餐、晚餐、套餐,飯、配菜、湯飲,各有香飯、香菜、淨粥等美妙的名字,來讚美蔬食料理之美。

在高湯使用上,精進料理在日本料理中顯得獨樹一幟——是少見的全素高湯使用,基底材料為:昆布、香菇、葫蘆乾、大豆與白蘿蔔乾。以此為基礎,提煉出蔬食深邃高雅的料理滋味。無肉,因而使用豆腐、腐皮、麵筋(麩)和蒟蒻來充實口感。

普茶料理:從茶開始的精進料理

精進料理又分成不同的流派。這次在東京梵餐廳體驗的精進料理名為「普茶料理」,是明朝時來自中國福建福清縣的隱元禪師,在京都宇治黄檗山萬福寺主持時流傳下來的料理。普茶兩個字,帶有「供予普羅大眾的茶」之意,意味著與眾生分享平等恩惠,跟宴席參與者一同飲茶,是從分享茶禮開始的素食會席料理。

菜單從頭到尾一共有 12 項,以下列出介紹。

茶禮、小拼、澄子

獻上熱茶,以及尺寸迷你的「茶禮」——帶著梅子口味的和菓子糖果。接著是極簡小前菜「小拼」,這天上桌的是滷過的白豆腐乾,切成薄片,非常簡約。在精進料理裡,相傳禪師食用的豆腐,是可以用草繩綁了提上山的硬豆腐乾,吃豆乾薄片是呼應了此修行的飲食。「澄子」是帶湯水的小品,這次以蒸山藥泥球來呈現。

「小拼」乾豆腐冷前菜,裝在綠色漆器的盤子裡,上面是描金的蒔繪畫筆。
「澄子」碗裡有春天的蕨菜,搭配染色的百合瓣做的櫻花花瓣,下面是蒸山藥泥丸子。

筍羹

筍羹是裝飾的季節蔬菜。內容物是豆麩滷製後放在貝殼裡,取新春吉祥意味,搭配油炸豆皮和春天櫻花形狀的裝飾。

充滿初春季節感的「筍羹」。

雲片

仿效明朝 17 世紀風格的中國湯品。在勾芡過的蔬菜湯品放入蓴菜,裡面是根莖類與香菇素高湯組合。勾芡的湯品帶來飽足感,在素食宴席料理中帶來暖意,平衡全蔬食的簡約。

以香菇素高湯為基底,湯品「雲片」在宴席中為食客帶來暖意。

溫菜

溫菜是蒸蔬菜,調味極簡,原汁原味放在竹筒形狀的器皿內,「是蔬菜的生魚片。」店家如此說明。春筍、配上山椒嫩葉木之芽,搭配海藻、蘆筍等春天的蔬果,滋味清甜,完全是品嚐食物的真實原味,不加修飾,若非精選食材,口味跟淡寡可說是一線之隔。

使用精挑細選的食材,「溫菜」呈現春季蔬菜真實原味。

麻腐

冷的芝麻豆腐,濃郁綿滑口感跟上一道清脆蒸蔬菜形成對比。

在口感清脆的「溫菜」之後,「麻腐」以柔軟質地形成對比。

紅色漆器碗裡裝的是由豆皮與蒲燒醬炭烤,類似烤鰻魚的料理。當然並不是懷抱著模仿素肉的心情做的,只能說是使用了類似的技法來製作齋點。這道是不在菜單上的料理,套餐此時已到了濃厚的味覺高峰,下一道就是油炸料理。

將豆皮以烤鰻魚的方式料理,把味覺推到濃厚的頂點。

油茲

一籃以蔬菜為主角的炸蔬菜天婦羅。麵衣又薄又脆,連素麵這樣的食材也可以紮成一小把下鍋去炸。料理手法上,麵衣因為不能夠使用雞蛋成分,廚師為了追求最佳口感,會把麵粉混合米粉來輕炸,甚至加入氣泡水調製麵糊,僅用鹽調味,不添加其他醬汁。

在不用雞蛋的狀況下炸出酥脆口感,廚師用麵粉混合米粉調製麵衣。

素汁、醃菜、飯子

使用季節食材的味噌湯,發酵的味噌湯搭配上季節蔬菜,帶來不同的湯品滋味。搭配淺醃漬的季節蔬菜:白菜、茄子、黃瓜、紅蘿蔔,微鹹清脆,帶有自然的甘甜。最後當然要讓人吃飽的白飯,源自日本把米飯澱粉類放在最後,讓客人最後飽足離開的宴席習慣。會席料理也不例外。

端上味噌湯、醃菜及白飯時,代表料理已告一段落。

這 3 樣組合是精進料理的最簡原型,一開始僧人吃的齋飯就是一菜、一飯、一湯的形式。

水果

精挑細選的高級季節鮮果,裝在玻璃盤上呈現給客人。日本懷石料理的最後一道水物(みずもの)常使用果凍,或是甜美多汁的草莓、蜜瓜、葡萄來當做甜點。普茶料理的最後一道可謂異曲同工。

這天有杏仁豆腐、草莓、奇異果、柑橘、煮梨子,和一顆泡發的蜜黑棗乾。

普茶料理希望透過菜單的排列,宛如佛家偈語,用食物傳達修行的價值觀:時時自省,吃喝慾望慎防貪婪,藥食同源等理念。吃起來的確跟滿足口腹之慾有很大的差別,更多時候在思考盤中料理想要傳達的概念,因此吃起來簡直就像上了一堂修行課。

從精進料理思考精緻素食風潮

近年來精緻的蔬食料理大行其道,歐美星級廚師挑戰純素菜單,亞洲的蔬食料理從傳統文化中擷取靈感,也得到不少注目。其中佼佼者莫過於韓國的靜觀師太(Jeong Kwan)莫屬。

靜觀師太榮獲 2022 年亞洲 50 最佳餐廳評選的「標誌人物獎」。她從未接受過正式的廚藝學習,卻在禪寺生活中司廚、種菜,以廟中菜園花圃生長的季節蔬菜為素材,善用發酵、醃漬、滷煮等技巧,以做菜當做修行,料理哲學令世界上的名廚跟饕客折服,人人都想透過她的料理來親近不同的心靈世界。

宗教素齋對中文世界的人來說可說是更為熟悉與日常,卻鮮少見到融合宗教哲學跟蔬食美味的料理在高級美食中出現,顯得有點可惜。精進料理由中國僧人帶到日本,歷經數百年的發展到今日,在日本已有米其林指南認可。透過品嚐完整的蔬食套餐,體驗宗教文化以及烹飪手藝,得到跨國美食評鑑的肯定,很值得中餐世界學習。

參考書目:《舌尖上的禪滋味:六十道精進料理食譜》(週末禅僧ごはん),吉村昇洋,商周出版。

文章段落

撰稿 Mokki
責任編輯 Atomy
攝影 Mokki
首圖 Mokki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