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作心,蛋黃酥爆單雙王的新糕點時代
作者 蔡舒湉

麵包師對話蛋糕師,陳耀訓・麵包埠與法朋的蛋黃酥傳奇。

九零年代前中秋節以月餅為主流,繼而興起鳳梨酥的黃金十年,蛋黃酥隨後崛起接掌味蕾。9 月 22 日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與名廚 MINGCHU 聯合主辦「蛋黃酥的品味抉擇-雙主廚創作風格大講堂」,邀請法朋烘焙甜點坊總經理李依錫、陳耀訓・麵包埠創辦人陳耀訓、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徐仲三方對談,同時以創作者與品嚐者之姿,賞析這款中秋王者糕點。

由內到外,創作者的心路歷程

近年來,蛋黃酥已取代月餅成為中秋人氣糕點,尤其又以陳耀訓・麵包埠、法朋手工精緻的蛋黃酥,創下秒殺傳奇。徐仲以麵包師、蛋糕師區隔兩位名師的定位,認為專業養成勢必會影響創作觀與整體設計細節,提問職人如何看待消費者購買蛋黃酥的心路歷程?

陳耀訓表示,起初他將蛋黃酥視為麵包店產品,也提供單顆販售,後來才轉為中秋伴手禮。為維持良好口感,消費者必須在有效期限 5 天內即時食用,因此設定客群是熟客、里民和上班族送禮需求。

陳耀訓原本將蛋黃酥視為麵包店產品之一,走紅後創下以售票網站訂購蛋黃酥的創舉。

以「酥」字為靈感,他在第一版曾用可頌作法,設計讓每一口都有化口溼潤感,後來調整為酥脆度由底部酥皮呈現,前面好咬、化口,最後以脆口、需要咀嚼收尾。

李依錫在創業前大量參訪甜點店,每次去日本以 100 份蛋糕、20 家店為目標,藉此釐清自己想開什麼樣的店。徐仲提問法朋何以邁向精品化?他強調其實是做「差異化」,差異化是一點一滴累積的,像是為了保持酥脆度而維持盒裝,避免密封裝的乾燥劑影響溼度與柔軟度;禮盒包裝則設計菱形花窗紋,由內到外全面打造具識別度的產品。

法朋蛋黃酥禮盒用盒裝維持酥脆度,包裝設計菱形花窗紋,由內到外全面打造具識別度的產品。

雙手做出價值,成本高的挑戰

當原物料與人力成本飛漲,成本控制是否影響品質?陳耀訓認為成本提升是不可控的趨勢,為了因應中秋節檔期,團隊得花 3 個月將丹麥 LURPAK 奶油熬煮成無水奶油。除了重手工,時間和包材的漲幅也都難以預料。「身為技術工作者,我會思考當成本持續上漲,要怎麼做出產品的價值性。手工迷人之處就在於雙手做出的價值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李依錫認為重點還是定位,一顆蛋要價 3-30 元,台灣和日本麵粉價差 3-4 倍,蛋黃酥的價格也越來越亂。如果做好品牌定位、有更大的訂單、價格有優勢,相對的就更有條件議價到最好的品質。「規模化之後更可以做差異化。如果一直走在中低端,只要物價波動就會受影響。走高端可以做價格調整,但也要消費者願意買單,師傅要提出相應的商品。」

定義蛋黃酥:酥皮、內餡、蛋黃

徐仲認為蛋黃酥可以用「酥皮、內餡、蛋黃」3 個要素來定義,酥皮是由油皮和油酥包裹延壓、製造出層次,油皮原料是水、油和麵粉,油酥是以麵粉與油脂混合而成。而酥皮又有單酥(直捲法,兩次均桿長後再捲起來)和雙酥(三摺法,桿長先三摺再桿長捲起,然後對切)之分。

徐仲將蛋黃酥分成「酥皮、內餡、蛋黃」3 個要素,從這 3 個要素發展出各家烘焙坊的風格。

「品嚐時要看得到層次分明才厲害!」李依錫講究法式酥皮的精細層次工法,並注重使用高品質奶油時的溫度,例如在廚房旁邊隔出恆溫 15°C 房間,讓奶油酥皮能有效延展層次。

他喜歡將層次多的雙酥用在小顆糕點,並視需求決定層次,如蝴蝶酥、千層蛋塔,三摺時有明顯的紋路花型,折數越少時麵團較厚,可以看到明顯層次,口感明顯。

油皮油酥比例以 1:1 較常見,陳耀訓注重油皮和油酥比例產生的變化,像是油酥提高時雖然更酥脆,也會降低口感溼潤度,因此會用更多的油皮補足失去的奶油。

「每種做法各有優缺點,都要配合後製調配。」他希望做出酥脆、不太掉屑的體驗,因此偏愛折數少一點的單酥。

為了讓蛋黃酥外層酥皮有著精細層次,李依錫闢出恆溫 15°C 的空間製作酥皮。

你知道蛋黃酥的烏豆沙有時並非紅豆餡,而是紅芸豆嗎?原來,紅芸豆有更細緻滑順的口感,紅豆雖然香氣比較足,但洗沙無法綿密。陳耀訓表示,他會因應油皮和鹹蛋黃的鹹度以及季節氣溫,來微調豆餡的甜度。

李依錫則調整紅豆和紅芸豆比例,他感嘆鹹蛋黃和紅豆沙以製作端來說比較難掌握,並透露鹹蛋黃在台灣每年是 4 億顆總銷量,法朋佔 20 萬顆,需與原材料供應商建立長久穩定的友好關係,才能拿到更好的原料。

李依錫認為若與原料商建立長久合作關係,有助於得到品質較好的鹹蛋黃及豆沙等原料。

如何更細膩地處理紅土鹹鴨蛋?就製作面而言,陳耀訓希望蛋黃綿密滑口,只要醃製短、水分多,就不成問題,但也會影響鹹度與油脂香氣,這是必有的兩難,因為醃製紅土鹹鴨蛋很需要時間去堆疊風味跟油脂。

過往客人反應鹹蛋黃的中心有白點,可能是鹽份未完全滲透,陳耀訓將醃製熟度提高到 90-100%,同步消除蛋黃白心和提升風味。

用蛋黃酥開創職涯新高後,陳耀訓自嘲:「中秋檔期我每天都打開手機看有沒有人罵我,但碰到問題逃避不是我的選擇。」他表示製作蛋黃酥比做麵包給他更大的成就感,雖然每年都有挫敗、製程無法完全控制,但這也是手工製品迷人之處,希望大家隨心所欲地品嚐蛋黃酥。

「如果每一口都能品嚐 3 個元素的呈現是最好不過了。」李依錫則建議不用切,直接用嘴巴整顆咬,美好的食物就該全心品味!

文章段落

撰稿 蔡舒湉
責任編輯 Atomy
攝影 邵耀緯
首圖 邵耀緯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