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不被看好農業發展的城市堅持 80% 本地食材,在葷食盛行的飲食文化中樂意供應純素餐單,法國名廚如何在香港實踐他的農家精神?
「我熱愛烹飪,每朝一醒來就期待穿上圍裙。我愛美食,我愛和我的團隊工作,也愛在放假時獨自一人或與我的兒子在廚房隨意煮點甚麼。烹飪是美好的事情,人生未開始烹飪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誰,很感恩直到現在我仍然在烹飪。」
驟眼看起來嚴肅的主廚 David Toutain,藏著一顆耀眼的童心,一談起食物與烹飪,猶如傾倒他充滿好奇的寶箱,任他烹飪的熱情閃閃發亮。David 在諾曼第祖父母的農場成長,自幼被動物和蔬菜包圍著,他愛大自然,本來志願成為農夫,從沒想過要當廚師。
法國米芝蓮名廚 David Toutain。
「在法國,大概 14、15 歲便要決定人生方向,選讀學術、專業技術或介乎兩者之間的管理學科。我在 15 歲時隨著好朋友進了廚藝學院,取得文憑,但我並不喜歡學校,也不喜歡烹飪。那時候我太年輕了,未夠成熟去了解食物是什麼。」
解鎖烹飪之美,所有經歷在餐盤上歸位
而在米芝連一星餐廳 Le Manoir du Lys 實習,倒意外成為開啟年輕小伙子的好奇寶箱的鎖匙。
「Le Manoir du Lys 真的打開了我的眼界,她教會我很多美好的事情:關於做事的小細節、葡萄酒、文化和旅遊,嘩!我超愛這些!我開始明白食物是什麼,也變得對世界很好奇。我想學數學、法語和英語,之前我總不懂為何當廚師要講英語。食物把我領到世界各地,讓我感受原來各地的文化是這麼美麗。食物真的非常奇妙,它是一種能讓不同種族和階層的人連結在一起的共通語言。」
David Toutain 真正愛上烹飪是在進入米芝蓮餐廳工作之後。
總算領略烹飪之美好的廚師,帶著寶箱繼續他的廚藝旅程,先後遇上 Marc Veyrat 和 Pierre Gagnaire 等名廚,也到過殿堂級的高端餐廳西班牙 Mugaritz 工作。無論是野生食材、山林香草、菜園蔬菜應用和各種烹調技巧,David 把一切所學所聞提煉成精華,成為他獨有的養份,不過 David 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菜式背後的意義。
「食材應用和烹調方法其實可以很隨意變通,了解烹調背後的故事和地方文化脈落,再思考如何呈現在餐盤中才是重點。主廚不只是廚師,而是藝術家。」
David 自小浸淫在鄉間生活,大自然與季節所營造的觸覺記憶,以及從食材上培養的味覺敏銳度,對他而言宛如呼吸般,是無意識的拼圖方塊。待他 30 歲首次擔任主廚的職務,必須負責設計菜式,兒時零散的拼圖方塊頓時歸位湊合在一起,成為一幅廣闊的風味地圖。
兒時的鄉間生活是 David Toutain 重要的烹飪靈感來源。
「當廚師最基本是要了解食材,有美好的食材,就能輕易煮出美味的菜餚。烹調是我們的工作,但關鍵還是食材,別忘記菜餚背後非常辛勞的人們,例如漁夫和農夫。」
嚐得到香港季節的法式 Omakase
2023 年,David 在巴黎創立的米芝連二星同名餐廳 David Toutain 踏入 10 週年,同時與灶神集團合作在香港開設 Feuille,5 月正式開幕。Fueille 是葉子的意思,這片葉子落在中環並不是要成為巴黎 David Toutain 的分枝,而是映照香港季節流動的葉子。
大根|藍花蟹|昆布
11 月正是香港水域藍花蟹當茬的季節,藍花蟹成了 Feuille 最新菜式的主角。蟹肉混合自家法式美乃滋,以香菜、歐芹和羅勒調味,包裹在醃白蘿蔔薄片中,以昆布和蟹殼煮成的清湯淋面,成為鮮美與清新互相交融的和弦。蟹蓋剩餘的蟹肉混合大蒜、蝦夷蔥炸成外脆內軟的泡芺,作為這道菜令人感到大滿足的收結。
大根|藍花蟹|昆布。
蟹蓋裡的蟹肉另製成泡芙搭配享用。
「香港有很多優質又有特色的本地食材,嘩!可塑性很高哩,我看到的是無限的可能性。香港有漂亮的海鮮和肉類,很有趣。去新界農場逛逛,看看蔬菜和香草。誰知道會得到什麼食材呢?Feuille 就是這樣隨著在香港找到的食材成長。」
Feuille 的食材 80% 來自香港本地小農和小型供應商。David 很尊重和欣賞對食材認真的生產者,只要是優質而合適的食材,儘管只能少量供應,他仍來者不拒。
「有很多只種少量農產的小農來叩門,問我們願不願意試他們的農產,於是我們便親身去農場連繫他們,看能如何合作。很多來過 Feuille 吃飯的主廚都不相信這些令人驚艷的食材是來自香港本土,還說我是偷偷從法國帶來的哩!其實你只需要找到可信賴的生產者,並和他們建立緊密的溝通。」
David Toutain 熟悉農家節奏,從不擔心食材供應受天氣影響。
極為熟悉農家生態的大廚,從來不擔心食材供應受天氣影響,因他與多位小農和小型供應商建立可靠的關係,塑造一張食材多樣性的網絡來平衡供應不穩的風險,名乎其實的順其自然,看起來就是一份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的 Omakase 套餐。
「例如我們訂魚時,只會說我們需要多少磅魚,而不是要什麼魚。我們的供應商都很專業,他們都知道什麼是最好的,就讓專業的來決定要給我們什麼。如果沒有甘筍,只有番薯?那就用番薯吧;乳鴿不夠,那就用雞呀。同一道菜,午餐和晚餐的龍蝦品種和配菜都可能因供應而改變。有什麼食材,就用什麼。」
明日的餐桌,從自家廚房開始
除了選用本地食材,Feuille 的廚房更實行零食物浪費(Zero food waste)。當問及是否有心要貫切在巴黎所獲的米芝連綠星作風,David 表示從未想過綠星這回事。
David Toutain 很自然地在 Feuille 實行永續作風。
「我們本來就不應浪費大自然贈予的所有資源,如水和電,所以不浪費食物對我來說也是理所當然、自然不過的事情。Feuille 用的魚、肉還有乳鴿,我愛用牠們的骨頭烹調,除了肉,骨頭也很重要,它能帶出風味和質感。例如我們從魚皮和魚骨提取膠原蛋白,做成 Pil Pil 抹醬。」
Feuille 餐包|蒔蘿 Pil Pil 醬
一般來說,餐廳的麵包大多在餐桌的一角陪襯,我們很少對麵包抱持深刻的印象,但 Feuille 的烤南瓜籽麵包,一上桌就是要令你對它念念不忘。表面彷彿炸麵團般香脆,內裏則如蒸糕般濕潤鬆軟,這是 David 特別參考在地烘焙元素所創作的餐包食譜。而麵包的搭檔不再是牛油或橄欖油,改以蒔蘿和魚的膠原蛋白製成的抹醬配食,柔滑順口。
David Toutain 特別參考在地烘焙元素所創作的餐包。攝影:Joyce To @hk_datfoodlife
「未來飲食的趨勢是只用手邊得到的食材做菜,我們只能靠大地之母決定我們的餐桌上有什麼,不時不食。客人把菜式交託予廚師,廚師把食材付託給農夫和漁夫,農夫和漁夫把一切都讓大自然來決定。」
Feuille 的菜單編排,聚焦在植物的構造,從「榖物與種籽」開場,接著是「根、莖、葉」的舞台,最後由「花和果實」作結,這是一份頌讚蔬果、將顧客的目光導引至蔬食的餐單。儘管並非全素食──「香港人的飲食習慣以肉食為主,在這裡開一家素食餐廳風險很高」──仍採用些許海鮮和禽類作為搭配,但他們非常樂意為客人提供素食版本,甚至純素(Vegan)菜單,24 小時前預訂即可。
David Toutain 很樂意在 Feuille 為客人特製素食菜單。
「我與家人基本上每星期只吃兩次肉,因為吃得少,就選優質的,通常會用高蛋白質的蔬菜、豆類或海鮮代替肉。我敢打賭餐飲業其實只佔全球飲食活動很少的百分比,真正的影響力是每個人家中的廚房,只要你願意去菜市場走走,多支持本地生產者和在地小農,減少肉食。我不能說這樣就能拯救地球,但每人走一小步,至少我們能為下一代留下較好的環境。」
對於在諾曼第鄉間長大的 David 而言,廚師能做的事情猶如農夫播種,一點一點調整過生活與做生意的方式,每個人加起來就能令世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