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廚簡捷明將 60 多年的烹飪心得,結合他在各地品嚐到的飲食特色,灌注到這 20 道朧粵的 私房手路菜中。
蛇年開春之際,粵菜餐廳朧粵在常規菜單之外,推出一系列「私房手路菜」。這 20 道須提前預訂的手路菜中,有些揉合了中國不同地域的料理文化,有些是如今難得一見的老粵菜。米其林二星主廚簡捷明與朧粵行政主廚胡福春,兩人將他們走訪大江南北的飲食心得,和累積數十年的粵菜功底,在這組私房手路菜中露一手。

圖說:胡福春待過香港富豪食堂福臨門,工作足跡遍及亞洲各地。
以粵菜手路為底,融入各地菜系特色
過去簡捷明的另一家餐廳聚苑,以私廚和家宴的模式供應他的私房料理,風格遍及川菜、滬菜和湘菜等中華菜系。聚苑在年初結束營業後,為了讓老顧客仍能嚐到喜愛的菜色,也讓嗜辣的年輕世代在清鮮的粵菜之外還有更多選擇,簡捷明將融合各路菜系的私房料理帶到朧粵。
如「和牛鮮蝦麻婆豆腐」和「泡椒酸菜水煮老虎斑」,這兩道菜都以川菜的麻辣為核心,但簡捷明將麻度和辣度都降低,料理中也看不到一顆花椒。他用花椒煮湯後,再將帶麻香的湯水用來烹調,貼心排除客人咬到花椒、影響食慾的意外。
源自閩菜的佛跳牆,簡捷明改做成「蔥燒魚頭佛跳牆」——結合蔥燒魚頭,以及佛跳牆澎湃奢華的用料。他將醃過的大頭鰱魚頭裹粉油炸,再用獨門蔥燒汁煨燜入味。接著加入鮑魚、海參、花膠和北菇等佛跳牆必備食材,一起慢火細燜,讓新鮮魚頭和乾貨的鮮味在同一鍋中交融,還有濃郁的蔥燒汁掛在山珍海味上,兼具豐盛與美味。

圖說:「蔥燒魚頭佛跳牆」結合蔥燒魚頭,以及佛跳牆澎湃奢華的用料。攝影:Atomy
粵菜精神,最緊要新鮮!
粵菜講究食材的鮮度,簡捷明說朧粵的食材和料理不放過夜,「當時我和老闆談合作的時候,就跟他說冰櫃不用太多,廚房請多一點人就好。」蔥燒魚頭佛跳牆的魚頭是當天送到,當天烹調,以免鮮度和營養價值流失。另一道「花膠黃魚羹」也是。
這道料理要先燉魚湯。簡捷明用黃魚骨和鯽魚在鍋中煎,煎出金黃色後加水開猛火,才能滾出質地醇滑的奶白色魚湯。魚湯和花膠、鮮筍、木耳、陳皮絲及黃魚粒同煮,最後再加入完整的花膠筒與黃魚片。花膠柔軟中帶點彈性,在溫潤的魚湯中釋放濃稠的質地,陳皮絲則提起甘醇的酸香。
花膠的膠質在奶白色的鮮美湯頭中釋放。
「魔鬼炒飯」是簡捷明的代表作,而私房菜單裡的「福春炒飯」,看菜名就知道出自行政主廚胡福春手筆。他取下新鮮小青龍的龍蝦肉,加入干貝和蝦仁等海鮮組合,與雞蛋、藜麥、蘆筍丁和白飯一同炒香。若說魔鬼炒飯以重口香辣勾人味蕾,福春炒飯則是以節制的調味凸顯海鮮之美。擺盤後撒上酥炸干貝絲,讓鬆爽的炒飯多了脆口的鮮味。

「福春炒飯」出自胡福春手筆,以清爽的調味凸顯小青龍龍蝦、干貝和蝦仁等海鮮之美。攝影:Atomy
不畏烹調工序繁複,經典手工老粵菜回歸
簡捷明 13 歲半入行,60 多年的廚房光陰,他看著許多經典料理因工序繁瑣、製作耗時,一個個從菜單上消失。在朧粵的私房菜中,他用幾道菜色重現粵菜的傳統風華。
「烏魚子大地田雞片」是香港福臨門經典菜色的台灣版本。簡捷明將細嫩的田雞腿和菇片下鍋快炒,再撒上大地魚粉。大地魚粉是朧粵廚房自製,將大地魚剝皮後拆下肉,送進焗爐裡烤乾,打碎過篩成粉。因田雞腿風味清雅,大地魚粉便成為調味料,以天然鹹鮮為田雞添味。香港餐廳會再加上燒雲腿(火腿),簡捷明則換成台灣烏魚子。他將烏魚子撒上砂糖後炙燒,使得表層多了焦糖的脆度,甜味和烏魚子的鹹也形成有趣的對比。
「烏魚子大地田雞片」是香港福臨門經典菜色的台灣版本,將陪襯田雞的燒雲腿換成烏魚子。
在福臨門燒臘廚房做了 20 幾年,「古法雞扎」是簡捷明將五、六〇年代常見的燒味「鴨腳扎」帶回餐桌上。將雞肉、芋頭、雞肝和蔥白分別處理後,用五花肉片捲起,最外層再以雞腸包裹,下油鍋炸到外酥內嫩。鬆軟的內餡由各式食材交織出多重風味,廚師的細膩精工在這道料理展露無遺。
「古法雞扎」前身是香港常見的燒味「鴨腳扎」。
老少咸宜的「風沙雞」,是簡捷明六、七〇年代在香港常做的菜色。「我們叫風沙雞是因為上面加了蒜蓉,就好像沙漠那樣。」雞肉先用蒜、薑和鹽醃入味,再將醃料洗掉,上脆皮水後風乾雞肉,最後下油鍋炸出酥脆的皮與軟嫩雞肉。上桌前撒上金黃細碎的炸蒜蓉,薑蒜鮮明的香氣和滋味,讓多汁的雞肉滋味更上一層樓。
菜色上桌時,簡捷明不時提起這些料理出現在他廚房生涯的時間點。在廚房裡站了 60 多年,已達古稀之年的他仍精神奕奕,不考慮退休的事。「我喜歡做菜也喜歡吃,有人請我,我就繼續做下去。」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