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 Sip & Spirit Taiwan 圓滿落幕,創造亞洲調酒與餐飲文化巔峰交會
作者 MINGCHU

在國際客座調酒活動合法之際,Sip & Spirit Taiwan 匯聚台灣與國際頂尖酒吧跨國對話,並邀請星級主廚打造亞洲融合料理餐宴,近 600 位海內外專業人士來台共襄盛舉。

首屆 Sip & Spirit Taiwan 2025 由 BAR MOOD 創辦人吳盈憲(Nick Wu)發起,於 2 月 23-24 日在台北晶華酒店盛大舉行。首日吸引近 600 人次來自國內外的調酒專業人士、美食愛好者與產業領袖共襄盛舉。翌日則匯聚台灣與國際頂尖酒吧,開啟跨國業界對話,展現亞洲調酒產業的創新力;同時邀請星級主廚打造亞洲融合料理餐宴,透過調酒與美食的跨界碰撞,為台灣餐酒文化開創嶄新視野。

這場跨文化交流盛會不僅見證了台灣調酒產業的國際化進程,更標誌著台灣首場合法國際客座調酒活動的成功落地。恰逢 1 月 24 日,勞動部正式將「調酒工作」納入《就業服務法》,Sip & Spirit Taiwan 2025 也成為政策實施後首場大型國際交流活動,讓全球調酒師能合法來台參與,為台灣酒吧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關鍵里程碑。

首屆 Sip & Spirit Taiwan 由 BAR MOOD 創辦人吳盈憲(Nick Wu)發起,見證台灣調酒產業的國際化進程,也標誌著台灣首場合法國際客座調酒活動的成功落地。

14 家台灣酒吧 × 26 家國際名店 × 40 款聯名特調,共塑亞洲調酒新標竿

雞尾酒展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亮點,集結台灣與全球頂尖酒吧,共同打造亞洲調酒界的巔峰盛事。匯聚 14 家台灣酒吧與 26 家國際名店,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印尼、越南、中國、菲律賓及柬埔寨的調酒師們,共同創作 40 款限定聯名特調,透過多元風味與創新概念,重新定義亞洲雞尾酒產業的新標竿。

每個參展攤位由一間台灣本土酒吧主理,並與兩家國際名店聯手推出專屬特調,融合各地特色風味,讓來賓透過一杯杯創意雞尾酒,感受跨文化交流的無限可能。各店家精心設計的調酒不僅展現品牌精神與特色,更從經典復刻到前衛創新,帶來融合東西方風味的多層次品飲體驗。

本屆雞尾酒展不僅強調風味與創意,更體現調酒產業的團結精神。來自亞洲各地的頂尖酒吧帶來世界級的作品,展現亞洲雞尾酒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團隊合作精神,透過國際交流推動亞洲酒吧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無論是高端奢華的經典酒吧、專注風味細節的創新酒館,或是深植地方文化的在地風味酒吧,每間店皆展現獨特風格。透過這場國際級盛會,展現了台灣酒吧產業的無限潛力,不僅是業界合作與共享的象徵,更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雞尾酒實力,推動台灣與全球調酒文化的深度接軌。

活動匯聚 14 家台灣酒吧與 26 家國際名店,共同創作 40 款限定聯名特調。

探索產業未來,深化亞洲酒吧交流的國際調酒論壇

本屆 Sip & Spirit Taiwan 精心策劃國際調酒論壇,邀請亞洲各地的頂尖酒吧經營者、品牌創辦人及業界專家,針對調酒產業趨勢、經營策略、款待藝術與在地風味等議題深入探討,推動亞洲酒吧文化的國際對話與合作。論壇涵蓋五大主題,從經營管理、創業挑戰、款待藝術、在地風味發展,到如何提升台灣在亞洲酒吧產業中的影響力,透過多元視角剖析產業現況與未來發展。

世界待客之道:款待藝術的深度探討  

聚焦於全球款待文化的演變與未來趨勢,探討在不同國家與文化背景下,「款待」如何影響餐飲與調酒產業,以及業界該如何適應變遷與提升服務標準。講座由 Rachel Tann 主持,邀請業界重量級人物 Philip Bischoff、Colin Chia、Kiki Moka 擔任與談人,分享國際市場的豐富經驗,剖析款待藝術如何因地制宜地呈現,並探討現代科技發展對款待文化的影響。隨著自動點餐、AI 客服、機器人送餐等技術普及,款待是否會變得更「無人性化」?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代,如何在國際活動與不同市場中,提供高水準且具溫度的款待體驗?此外,也深入探討款待的核心價值與服務標準,從團隊培訓到顧客體驗,如何在科技創新與市場變遷中,維持高品質的人際互動,強化品牌忠誠度,塑造獨特的服務文化。不僅為業界提供實用見解,更啟發餐飲與調酒領域對款待藝術的更深層思考。

酒吧經營之道:成功法則與多元概念的永續發展 

聚焦如何成功管理與擴展多個酒吧品牌,並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維持高品質與品牌創新。本場論壇由 John Ng 主持,Bastien Ciocca、David Ong 與 Shelley Tai 分享他們在品牌經營與市場擴展方面的實戰經驗。

討論涵蓋成功經營酒吧的關鍵要素,包括品牌定位、客群經營與永續發展策略。面對不同市場需求,如何確保品牌一致性,同時保持靈活應變?在管理多個酒吧品牌的同時,如何兼顧服務與調酒品質,確保每間酒吧皆能維持獨特風格與高標準?隨著市場變化與消費趨勢演進,如何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吸引穩定客群,並建立品牌忠誠度?

這場對話提供寶貴的經營洞察,無論是尋求擴展版圖的業者,或希望提升競爭力的酒吧經營者,都能從中獲得實用策略與靈感。

打造理想酒吧:從願景到實現的調飲之路  

探討如何將創業願景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經營模式,並在現實挑戰與市場變動中取得平衡。講座由 Priyanka Blah 主持,Peter Chua、Supawit Muttarattana 及 Jerrold Khoo 共同分享他們在酒吧創業、品牌發展及經營管理方面的寶貴經驗。

討論涵蓋如何將個人願景落實為成功的酒吧概念,以及調酒師轉型為業主後面臨的挑戰。當資金有限時,該如何堅持原創理念,同時確保品質與品牌精神不受影響?在市場競爭激烈、投資者介入的情況下,如何在追求商業成長的同時,維持品牌的獨立性與核心價值?

這場對話不僅針對有志於開設酒吧的創業者,也為現有業者提供實務見解,幫助他們在資源與願景間找到最佳平衡,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酒吧。

「打造理想酒吧」論壇探討如何將創業願景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經營模式,並在現實挑戰與市場變動中取得平衡。

致敬在地風味與食材 

深入探討如何將地方特色融入調酒創作,透過食材、文化與記憶,打造真正能代表地域風格的調酒體驗。由 Nicholas Coldicott 主持,Lim Byungjin(BJ)、Yun Yeonghwi(Hwi)、Adam Bursik 和 CK Kho 分享他們在調酒創作中運用在地元素的經驗與心得。

聚焦於如何定義「在地風味」,是來自當地食材、傳統文化,還是承載回憶的味道?與談人探討哪些獨特食材能讓國際客群耳目一新,並分享如何透過地方市場、農夫和市集等資源,發掘具有潛力的新穎原料。此外,運用在地食材的過程中,如何克服供應鏈不穩定、成本控制、季節性變化等挑戰,並兼顧創意與品質的同時,確保永續發展?

這場對話不僅是關於調酒創新的交流,更是對各地飲食文化的深度探索。我們將一同思考,如何讓在地風味成為酒吧品牌的標誌,讓世界透過一杯調酒,品味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台灣調酒產業風貌:如何在亞洲酒吧版圖中綻放光彩

聚焦於台灣調酒產業的成長、挑戰與國際發展機會,探討如何讓台灣在亞洲酒吧版圖中站穩一席之地。由 Colin Chia 主持,吳盈憲(Nick Wu)、尹德凱(Kae Yin)、吳書維(William Wu)與劉欣蓓(Pei Liu)分享產業觀察與經驗,剖析台灣調酒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涵蓋台灣酒吧產業過去 10 年間的發展與變革,並與其他亞洲城市比較,剖析台灣的調酒文化的獨特性,以及如何強化市場競爭力。與談人也分享台灣酒吧如何在國際市場提升曝光度,透過國際交流、品牌經營與客座調酒等方式,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調酒實力。此外,論壇探討國際獎項(如 Asia’s 50 Best Bars)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些指標性評選中提升排名,增強國際能見度。

這場對話不僅提供實務見解,也希望激發業界的集體思考,共同推動台灣調酒產業在亞洲酒吧界持續發光發熱,讓台灣酒吧文化在全球市場中展現更強大的影響力。

如何讓台灣在亞洲酒吧版圖中站穩一席之地?多位台灣調酒師一同分享他們的產業觀察與經驗。

攜手麥卡倫《為時代 創新味》,以亞洲融合料理演繹威士忌佐餐新詩篇

今年,活動以「Asian Fusion 亞洲融合料理」為主題,攜手亞洲頂尖廚師,以創新料理詮釋在地風土人情。透過精湛技藝與層次豐富的餐酒搭配,讓賓客沉浸於亞洲風味與麥卡倫威士忌的完美交融。

這場盛宴除了是台灣調酒界的年度亮點,更是全球調酒師與星級餐飲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機,向世界展現台灣的獨特魅力,讓其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這不僅是一場味覺的極致饗宴,更將激發創意對話,推動台灣餐飲文化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以「Asian Fusion 亞洲融合料理」為主題,Sip & Spirit 攜手亞洲頂尖廚師,以創新料理詮釋在地風土人情。

與大地共時共感的綠星料理——EMBERS

來自 EMBERS 的主廚郭庭瑋(Wes Kuo),以對台灣山林與原野風土的深刻理解,打造出獨具個性的當代台灣料理。他的料理不僅講求在地食材的運用,更強調對風味的細膩詮釋。這次,他帶來的「Green Oyster」,以自製蠔油炙烤當令芥藍,模擬生蠔的鮮美與口感,讓食材在最純粹的型態下展現豐富的層次感,為賓客帶來猶如品味台灣自然之味的驚艷體驗。

北歐料理風潮玩轉台灣食材——MUME

MUME 主廚林泉(Richie Lin)一直以來致力於融合北歐料理技法與台灣當地風味,他的料理哲學講求永續與純粹。本次帶來的「煙燻鱒魚」,運用油封技法細緻呈現陽明山鱒魚的原始風味,搭配特調破布子油醬,並佐以醃漬水果與黃瓜,交錯出清爽與濃郁交織的多層次口感,為北歐技法與台灣食材的結合創造全新詮釋。

日夜輪轉的亞洲新潮料理——Golden & Afterglo

由主廚林明健(Kin Lam)主理的全新餐廳 Golden & Afterglo,以法式料理為底蘊,巧妙融合東方元素與國際視野,透過日與夜的時空轉換,展現出瀟灑不拘、跨越國界的當代亞洲創意料理。本次精心呈獻「鮑魚、鮑肝海藻奶油醬、韭菜」,選用南非鮑魚以低溫慢煮至口感軟嫩彈牙,佐以鮑魚肝臟與海藻交融調製的奶油醬,交織出充滿海洋氣息的鮮美迴響。

兼容並蓄的法式創新——Impromptu by Paul Lee

來自 Impromptu by Paul Lee 的主廚李皞(Paul Lee),擅長將經典法式技法與台灣本土風味交融,打造別具個性的餐飲體驗。本次呈獻的「宜蘭豪野鴨胸」,選用宜蘭鴨胸,透過法國藥酒 Chartreuse 醃漬入味,再搭配以鴨骨熬製的濃縮醬汁,展現醇厚深邃的風味層次。此外,以紅棗填入雞肝巧克力 purée 作為配菜,為整體料理增添濃郁與細膩的味覺體驗。

傳統與創新的粵菜風貌——晶華軒

台北晶華酒店的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Max Wo),長年致力於粵菜的傳承與創新,他的料理在經典與現代之間取得完美平衡。本次他帶來的「生拆膏蟹麻婆豆腐」,選用沙母蟹膏與絲絲蟹肉,搭配四川麻婆豆腐的辛香層次,入口濃郁且滑順細膩,巧妙融合兩大經典風味。

融合台日法精髓的板前甜點——akeruE Dessert

來自 akeruE Dessert 的甜點藝術家平塚牧人(Makito Hiratsuka),擅長將甜點藝術與文化記憶結合,透過細膩的日式板前技藝,打造富含故事性的甜點作品。本次「睡蓮」 以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經典畫作為靈感,運用台灣特有的三窨茉莉花茶熬製茶湯,搭配接骨木凍與冬瓜茶凍,並點綴西谷米、蓮子與白木耳,層層交織出細膩優雅的風味表現。

透過這場國際級餐搭酒饗宴,Sip & Spirit Taiwan 將亞洲融合料理與麥卡倫威士忌的結合推向全新高度。在主廚的匠心巧思下,每道料理皆展現亞洲風味的豐富性與創造力。並透過細膩的餐酒搭配,讓麥卡倫威士忌的層次與風味得以昇華。這不僅是一場饗宴,更是一場文化交流的極致展現,期待透過這樣的盛會,讓世界看見亞洲餐飲與調酒的無限可能。

Sip & Spirit Taiwan 2025,為亞洲調酒產業開創新紀元

首屆 Sip & Spirit Taiwan 的圓滿落幕,不僅象徵台灣酒吧與餐飲產業正式站上國際舞台,更奠定了亞洲調酒文化跨界交流的新里程碑。這場盛會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調酒師、業界專家與星級主廚,共同探索調酒與餐飲的無限可能,展現亞洲酒吧產業的創新力與多元風貌。

Sip & Spirit Taiwan 將持續推動國際合作,深化亞洲與全球市場的連結,讓台灣的酒吧與美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攜手創造屬於亞洲的調酒新時代!

文章段落

責任編輯 Atomy
資料與圖片提供 Sip & Spirit Taiwan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