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歐陸秋冬的狩獵傳統,La Vie 以優雅的烹調手法歡慶豐收
作者 Atomy

在冬季主題「優雅的狩獵祭」上市之際,La Vie 推出長套餐「品味菜單」和短套餐「季節菜單」,讓消費者用餐選擇更彈性。

由德國米其林三星主廚 Thomas Bühner 領軍,楊展浩(Xavier)擔任行政主廚的當代歐陸 Fine dining 餐廳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是台北精緻餐飲中宛如精品般的存在。餐廳以 Thomas 的「三維料理哲學」為基礎,加上楊展浩的 「3S 醬料學」:酸味(Sour)、風格(Style)與結構(Structure),讓 La Vie 的料理兼具細緻風味及多重層次。

La Vie 於近期推出長套餐「品味菜單」和短套餐「季節菜單」,邀請更多消費者前來感受 La Vie 獨特的用餐氛圍。於此同時,冬季主題「優雅的狩獵祭」也隨之上市。

風味強料的野味和肥美的海鮮,成為冬季套餐主角

當時序進入秋冬,歐陸餐廳就會端出由各式山林野味做成的料理。La Vie 重現這樣的傳統,例如象徵狩獵的代表性食材鵪鶉,主廚找到桃園農場養殖的鵪鶉,將鵪鶉胸填入干貝舞菇內餡炭烤,鵪鶉腿油封後裹上栗子粉酥炸。在主廚巧手下,小小一隻鵪鶉也能分切出不同部位,且充分運用它們的風味特性。

主廚將鵪鶉胸和腿拆分開來,分別做成「鵪鶉胸|干貝|花雕」(左)及「鵪鶉腿|澄清湯|棒茶」兩道料理。

另一樣代表狩獵的食材,是鹿肉。Thomas 來自德國,當地過聖誕節時常享用高湯燉煮的鹿里肌料理。為此,他在聖誕節推出節日限定的「鹿里肌|血腸|雅馬邑」。台灣能取得的鹿肉都來自養殖,滋味沒有歐洲野味來得濃郁。楊展浩在紐西蘭鹿里肌中鑲入血腸,血腸內餡為豬血、豬頭肉、洋蔥、蘋果,以及咖哩、杜松子和黑胡椒等香料,用傳統血腸加強鹿肉風味,更適合冬季享用。醬汁以鹿高湯、柚子胡椒和雅馬邑白蘭地調成,在柑橘調性中透著辛辣,還有山茼蒿油的草本香氣及金黃芝麻泥的甜潤陪襯,為鹿肉帶來多重風味變化。

到了冬季,自然不可錯過蕪菁、歐防風、大根等溫和補身的根莖類。海鮮也在低溫中益發鮮美,來自日本的真鱈和松葉蟹就登上 La Vie 菜單。

「松葉蟹|大根|洋甘菊」由兩道料理組成。掀開松葉蟹蓋,蟹殼盛著蟹肉濃湯冰淇淋,葉生薑和醋做成的泡沫凸顯鮮甜且帶來暖意,將華人再熟悉不過的搭配做出內斂的呈現。

另一個淺碗裡坐著邊緣透出紫色、綠色和紅色的手工餃,餃皮是削成薄片的彩色大根,包入松葉蟹肉和蟹高湯美乃滋。在松葉蟹腳的碗壁上,鮭魚卵、醃漬大根、香草苗和迷你螃蟹脆片整齊繞成一圈,像是項鍊上各自閃耀的寶石。服務人員在桌邊淋上蟹肉澄清湯,湯的表面正好切齊圓點邊緣。

「松葉蟹|大根|洋甘菊」由蟹肉濃湯冰淇淋和手工蟹肉餃組成。

在 La Vie 冬季料理中,很常看到這樣細小精緻的元素。冬季菜色滋味較濃郁,加上醃漬食材酸度高,為了讓客人嚐到的每一口都能做到風味平衡,味道不會太過直接,楊展浩將食材尺寸修得小巧,以細心換取客人的絕佳體驗。 

如何做到濃而不膩?主廚巧用蔬菜增加厚度和滑順感

秋冬食材在風味和質地上都較厚實及濃郁,因此醬汁也多半加入鮮奶油或奶油製品,帶出綿滑的口感。

咬開紅蝦昆布漬做成的「胭脂蝦甜甜圈」,裡頭紅蝦濃湯的奶油香甜傾流而出,甜甜圈上方的宜蘭胭脂生蝦以純淨的甘甜,加上醃漬大根的清新酸味,和甜甜圈的溫熱鮮濃恰好拉成平衡。

胭脂生蝦和醃漬大根的清新,讓甜甜圈的溫熱鮮濃變得恰到好處。

為了做到「濃而不膩」的效果,楊展浩巧用蔬菜特性來取代部分乳製品。例如「鵪鶉胸|干貝|花雕」醬汁是以花雕酒和鵪鶉肉汁為基底,再用秋葵做出黏稠滑潤的感覺。此外,加入蔬菜泥也是讓醬汁變得濃稠、但體感負擔較低的方法。

「蕪菁|康提起司|山當歸」使用炭烤的日本蕪菁,並將蕪菁中央挖空,填入康提起司燉蛋。山當歸葉、酸種麵包脆片和醃漬蕪菁脆片疊成一座小塔,底部山當歸泥的的草本氣息中和起司的奶香。桌邊倒入由洋蔥和蕪菁熬成的蔬菜濃湯,蔬菜濃湯質地介於湯和醬汁之間,溫潤卻不厚重,飄散出咖啡的烘焙香。有了香氣和多重質地點綴,這道料理讓不慍不火的根莖類成為引人注目的主角。

「蕪菁|康提起司|山當歸」讓樸實的根莖類有了亮眼表現。

冬季的甜點在味覺上也要有足夠份量。「巧克力塔|黃酒冰淇淋|栗子」用法國法芙娜巧克力做成餡餅,疊上法國陳年侏羅黃酒冰淇淋,底下是秋冬時令的栗子做成的 Espuma。黃酒冰淇淋核桃、榛果般的香氣疊加巧克力的甜美,薄脆的巧克力脆片和滑順的栗子 Espuma 創造口感變化,為冬季的饗宴畫下完美句點。

文章段落

撰稿 Atomy
責任編輯 Hsiang
首圖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圖片提供 La Vie by Thomas Bühner
推薦文章
SEE ALSO
EXPLORE ALLarrow-right-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