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羊、文蛤與黑蜆、蘆筍生菜與山藥,都是沿海砂質土壤孕育的美好物產。
由彰化在地青年共創打造的餐桌計畫「風灣的船」,以餐桌美學連結風土物產,榮獲 2025 年金點設計獎標章肯定。今年 10 月,風灣的船自發性響應 2025 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的展覽精神,推出《生生不息的風》特展,以及兩場限定飲食體驗──「微風午後」在地物產下午茶與「沐暮尋風」天台晚宴,展現如何以設計詮釋地方,並透過飲食書寫土地的風味故事。
彰化芳苑海岸孕育多樣美好物產。
特展地點在離火車站不遠的縣定古蹟「彰化鐵路醫院」,前身是日治時期彰化唯一的台菜酒樓「高賓閣」。發起人王氷淇因為對台北大稻埕的江山樓留下深刻印象,返鄉打造這棟造型在當時看起來非常前衛、宛如輪船啟航的建築。1937 年開幕的高賓閣,相對於當時彰化城內販售日式料理、和漢料理的「古月園」與「美人座」,是純粹的台式酒家,彼時知名顯達如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台灣文學之父賴和皆為座上賓。
特展於彰化鐵路醫院舉行,彰化鐵路醫院前身是日治時期彰化唯一的台菜酒樓「高賓閣」。
選擇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點,彰化在地青年也透過料理與展覽,呈現芳苑的物產與創意。彰化芳苑位於西南沿海,擁有全縣最長的海岸線與遼闊的潮間帶。鹹味海風、夕陽、蚵架與候鳥棲地,共同形塑了這片與海共生的獨特風景。內陸的黑色砂質土地,孕育出山藥、蘆筍、花生、紅蘿蔔等農作,也奠定了畜牧與養殖漁業的多元產業特色。
「沐暮尋風」晚宴與彰化辦桌二代目「春花飯店」合作,以 10 道料理呈現彰化風土,運用傳統辦桌手法揉合食物設計思考,演繹國產羊肉、黑蜆、金沙辣椒醬、人蔘山藥、水耕蔬菜等在地食材。每一道料理皆承載生產者故事,並透過設計語彙轉化為能被感受、能被記憶的飲食體驗。這不僅是一場晚餐,更是一場融合設計、飲食與文化的表演。
食物設計餐桌:海岸物產
賓客們走至建築物 3 樓的露台,迎接的是鋪上白桌巾的長餐桌。桌面放了彰化烏魚子、炸紅白湯圓、加上彰化特色醬料「番薑醬」的九孔鮑魚,以及在地沿海生產的「大和黑蜆」無調味蜆湯精華。蜆湯精華喝之前在手掌虎口放鹽,舔鹽後一飲而盡,仿效龍舌蘭 Shot 喝法。
在鋪上白桌巾的長餐桌上,陳列著多種彰化物產與小吃。
人蔘山藥炒海鮮
芳苑一帶的山藥因為種植在含鹽砂質土壤,造就如人蔘的特殊香氣,也因土質鬆軟,不需要放入栽培管就能天然生長。以此做成海鮮快炒,品嚐海岸根莖蔬菜之美。
芳苑的山藥在含鹽砂質土壤中生長,造就如人蔘的特殊香氣。
蚵乾米糕
辦桌菜必備的米糕,上面覆蓋了滿滿的「蚵乾」。彰化從王功漁港至芳苑一帶海岸線,是中部養殖牡蠣重鎮,肥沃黝黑的潮間帶海洋土地與濱海蚵田造就獨特的生活景觀,在當地更有全台獨一無二的「海牛採蚵」,黃牛拉車行走在內陸與潮間帶間來往,是現在文化觀光的體驗亮點。
蚵乾米糕反映彰化沿海的牡蠣養殖產業,以及「海牛採蚵」的特殊文化。
蒸鱘龍魚與本土雜糧豆腐
在這道經典蒸魚料理,永續的養殖鱘龍魚蒸魚身下的豆腐才是重點!吸飽湯汁美味,豆香濃郁,口感扎實,來自北斗田野勤學。
墊在蒸鱘龍魚下方的豆腐吸飽湯汁美味,豆香濃郁,口感扎實。
紅樹林海茄苳酒,畫龍點睛醉蝦
芳苑海岸是生態廚師造訪地之一,充滿創意而親身接近產地的廚師們,想出將帶有鹽味的紅樹林樹種海茄苳葉片浸泡恆器製酒的地瓜酒,做出碧綠微鹹鮮的海味植物酒款。點綴於醉蝦上,別有風情。
海茄苳地瓜酒色澤碧綠且微鹹鮮,用來點綴醉蝦。
彰化海線食材亮點:鴨蛋、黑蜆和羊肉
風灣的船自傲的海線食材有三:鴨蛋、黑蜆與羊肉。分別由核心成員雷打石食品工坊、通利水產行與天香羊肉爐供應。
在芳苑,鴨子吹著海風長大,來自福華牧場的益生菌鴨蛋,做成鹹鴨蛋特別濃鮮。雷打石食品工坊將這樣的芳苑好蛋黃做成香辣鮮香的「金沙辣椒醬」。宴席中的金沙龍蝦文蛤粉絲煲,即是使用此充滿鮮味的金沙辣椒醬調味,粉絲吸滿海鮮與鹹蛋黃的鮮味,讓人欲罷不能。
以雷打石金沙辣椒醬做的鮮蝦文蛤粉絲煲。圖片提供:雷打石
芳苑漢寶村的通利水產行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文蛤以及黑蜆養殖品牌,有 ASC 國際永續水產養殖認證,產品也成功外銷日本。通利水產行採用奈米氣泡吐砂技術,讓蛤與蜆顆顆飽滿鮮甜。
彰化人對雙殼貝類情有獨鍾,清代《彰化縣誌》裡海產裡特別提到蛤貝類,可見其豐產,直到 1960 年代被雲林超前之前,彰化蛤類產量是全台居冠。根據通利水產行二代楊渝涵分享,台灣各地的文蛤外觀、滋味是有分別的,而芳苑文蛤特點是口感特別濃鮮。
在台灣,本土產羊肉是少數,僅佔市售 10% 不到。天香羊肉爐本身就在彰化海口地帶經營飼養肉羊的宜家畜牧場,羊肉肉質鮮嫩,不帶腥羶味,在冬天是供不應求的絕品。事實上,風灣的船地方物產聯合企劃,就是在一年之中農產與羊肉銷售淡季的春夏時分想出來的,「不然他們才沒有空呢!」雷打石品牌負責人李彥潁戲稱。
在「沐暮尋風」天台晚宴裡,天香羊肉爐端出淺色滷水製備的白灼羊肉。肉質鮮嫩,羊皮多膠質軟糯,可以蘸羊肉爐常見的豆腐乳醬吃,亦可搭配天香羊肉爐女主人吳宜家發明的煙燻紅椒粉鹽蘸水吃,特別爽口。
天香羊肉爐在晚宴端出淺色滷水製備的白灼羊肉,肉質鮮嫩,膠質豐富的羊皮軟糯。
最後一道甜點,是來自芳苑開業超過 70 年的泉芳枝仔冰。生態廚師在當地研發出獨特吃法:在老派四果冰上頭刷上麻油、撒上芝麻粉享用,讓原本樸素的冰棒瞬間滿溢堅果芳香。
將在地老店泉芳枝仔冰的四果冰刷上麻油、撒上芝麻粉,是生態廚師研發出的獨特吃法。
本次餐會除了美味的物產辦桌,尚有五感體驗的裝置藝術。二拾家居以沿海農業覆蓋布料回收後製作成白色海浪般的花朵,地板鋪設灰白蚵殼碎,更收集海線各色氣味。讓賓客吃一頓飯,用嶄新的角度理解了芳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