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墨西哥米其林指南》首發,名廚 Jorge Vallejo 的餐廳直攻二星。
在拉美菜系風行全球之際,墨西哥,也是中南美洲最旗幟鮮明的國度之一,轉眼成為國際 Foodie 的朝聖之地。
2017 年 noma 在墨西哥圖盧姆(Tulum)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快閃餐會後,墨國料理的魅力開始在各地發燒;Netflix 影集《主廚的餐桌》拍攝墨西哥名廚 Enrique Olvera 的餐廳 Pujol 令世人看見這裡高端餐飲的實力;2024 年《墨西哥米其林指南》也終於首度出版,再次掀起全球注目。
但此刻墨西哥當紅餐廳,不再只有 Pujol。在 2024 年與其並列米其林二星、同時獲「世界 50 最佳餐廳」排名第 7(也是墨西哥名次最高)的當代墨西哥餐廳 Quintonil 更是一位難求。
當年 Pujol 端出一盤 Mole Madre(莫雷之母),以歷時 4 年製作的陳年「莫雷」(Mole,一種墨西哥傳統醬料),讓世界見識到墨西哥菜的深邃與精髓。不過,Quintonil 的野心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jpg)
「食蟲盛宴」──隱藏在各色料理中的昆蟲食材。
當本季菜單進行到主菜環節,侍者將我眼前的餐桌、連同刀叉全數淨空,八只形色各異的食皿,盛著五彩繽紛的配菜,圍繞著一盅蒸氣氤氳的玉米餅。浮華的視覺效果,象徵了塔可之國的風情萬種。但真正精妙之處,是在餐後收到那張完整菜單,才揭露這道菜的聳動之名:「食蟲盛宴」(Entomophagy festival)。
原來,那西班牙香腸(Chorizo)的木質薰香是源於椿象(Cocopaches),刺激豔紅的辣醬(Salsa roja)加了臭蟲(Jumiles),主菜爐煮羊肉的醬汁混合了蚱蜢的酸香。墨西哥的豐盛、狂野與驚奇,全收納在這一道包羅萬象的料理了。
.jpg)
直到食客大快朵頤完風情萬種的塔可,餐廳才揭露餐盤裡充滿了蟲子。
傳統與異文化齊奏
若說 Pujol 奏出了當代墨西哥料理運動的序曲,那麼 Quintonil 儼然是創作了一部墨國美食的交響曲。
Quintonil 主廚 Jorge Vallejo 曾於 noma 工作多年,後在 Pujol 擔任 Enrique Olvera 的左右手。但相對於 Pujol 料理風格的直白明瞭,Jorge Vallejo 更是深諳「加法」的魔力。
.jpg)
向兩種傳統玉米粽致敬的熱前菜。
例如一道致敬墨西哥粽(Tamal)的熱前菜,乍看只是披著玉米奶醬的傳統玉米粽,實際上,奶醬本身概念亦是源自墨西哥米卻肯州(Michoacán)的另一種玉米粽叫 Chepos,它通常是以嫩玉米加入澱粉、牛奶、糖蒸熟食用。Jorge Vallejo 將之轉化為醬汁,讓兩種玉米粽的形象合而為一道菜。
另外,玉米粽內部還加入以馬雅傳統技法土窯烹肉(Pibil)製作的鴨肉餡,最後裹上香蕉葉蒸熟。入口後,鴨油肉汁與綿密鬆軟的玉米麵團、奶香四溢的玉米佐醬,鹹甜交融,吮指難忘。
除了擅長解構重組傳統菜餚的元素,Jorge Vallejo 也時常融入他國的料理技法或食材,令其菜色更具國際視野。
.jpg)
Jorge Vallejo 將綠咖哩與莫雷的精神濃縮為 Pipián 醬汁。
例如一道彷彿聖誕樹般的冷前菜,底部的 Pipián 醬汁,以葵花子取代傳統製程使用的南瓜籽,再加入酸橙、九層塔、青辣椒,刻意調成草綠色,以致敬在泰國旅行時品嚐到的綠咖哩。Jorge Vallejo 說,咖哩與莫雷的概念相近,皆是新鮮食材與乾燥香料混合製成的醬料,它把兩國的料理精神濃縮為一道醬汁,搭配藍玉米製成的脆玉米餅(Tostadas)共同食用。
另一道從墨西哥傳統小吃 Aguachile(類似 Ceviche 的一種檸汁醃海鮮)概念出發,通常是把生魚、生蝦浸於酸辣醃汁簡單賦味,品嚐食材的酸、辛、鮮味。Jorge Vallejo 則將墨西哥最擅長的辛辣,改以日本的山葵冰淇淋表現,與當季的藍鰭鮪魚生魚片、紅心蘿蔔搭配,顯得溫潤清新,讓這道氣質奔放的海鮮小吃多了一絲優雅。
.jpg)
墨西哥風格的檸汁醃海鮮 Aguachile,用上山葵冰淇淋表現這道料理中所需的辛辣。
物產音符自細節間流洩
若以交響曲來比喻,Quintonil 的菜單設計了不少氣勢滂薄的橋段(如主菜塔可拼盤,或墨西哥粽的二重奏),不過在樂章之間,它也懂得安排適當的留白,精緻小巧卻畫龍點睛的「一口料理」,為菜單創造完美的轉場。
這道淡菜塔即是一例,塔殼具有巧思地以炸玉米餅製成,餡料盛裝碳烤過的鮮美淡菜、洋蔥丁,秘密武器則是黑得發亮的莫雷醬。一般來說,黑色莫雷醬,通常以堅果、可可與多種香料研磨而成,Quintonil 卻在裡頭加入大量貝類一同熬製,將大海的味道濃縮其中,風味高亢亮眼,難忘程度堪比主菜的塔可盛宴。
.jpg)
Quintonil 特別在淡菜塔裡的莫雷醬中加入大量貝類一同熬製,封存大海的味道。
.jpg)
仙人掌冰沙狀似一塊素雅青綠的冰糕,有果甜、酸香瞬間在口中綻放,達到清口之效,亦引導食客進入甜點環節。
另一道「完美的一口」則是前甜點的仙人掌冰沙。一塊素雅青綠的冰糕,以仙人掌的片狀莖(Nopal)製作,但額外加入一點萊姆,增添酸味的層次;搭配以玉米葉燻製的海鹽,令果甜、酸香瞬間在口中綻放,既有清口之效,也引導食客步入甜點的節奏。
Quintonil 擅長勾勒墨西哥物產的神髓,經過恰當的料理呈現,體現食材的價值感,例如主甜點以法式酸奶、魚子醬,來搭配馬雅皇蜂(Melipona)的蜂蜜糖。
馬雅皇蜂是生長在中美洲地區、世上體型最細小的蜜蜂,其蜂蜜每年可於春季採收一次,產量極少,卻有豐滿的鮮甜花香。2017 年 noma 於墨西哥快閃,主廚 René Redzepi 也曾使用它入菜。Quintonil 以其與魚子醬並列,並藉由法式酸奶的酸度,凸顯獨樹一格的甜蜜,令人拍案叫絕。
.jpg)
Quintonil 以魚子醬、法式酸奶襯托來自馬雅皇蜂的甜蜜物產。
美食大陸不容忽視的聲量
Jorge Vallejo 的料理,滿載著對墨西哥傳統飲食的禮讚,廣納傳統小吃及地方食材的元素,卻不侷限於傳統的形式。他大膽地以國際化的料理手法、盤飾擺盤,創造了意料之外的墨西哥美食體驗。
當大眾對墨西哥料理的想像還停留在街頭小吃,Quintonil 透過一張菜單,呈現墨西哥的地大物博,與墨國料理的博大精深,更證明了,墨西哥有能力滿足所有的美食愛好者──從巷子裡肉汁四溢的炸玉米餅,到展現墨西哥風采的奢華美食。
中美洲這塊飲食沃土中,豐沛而美味的美食底氣,正讓新一代墨西哥主廚們形塑一波不容忽視的餐飲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