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上 3 下,《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完整榜單在此
作者 MINGCHU
2022-08-30

有了臺南、高雄的加入,今年米其林指南話題性滿滿。

因為臺南與高雄的加入,今年米其林在台灣的討論度依舊火熱。必比登推介名單公佈後,各界的正、反意見都推高米其林的曝光度,為壓軸的星級榜單醞釀聲勢。

今年的星級榜單增加許多名字——Holt、巴黎廳 1930 x 高山英紀、欣葉 鐘菜、壽司芳、彧割烹、Liberté、承 Sho 成為一星餐廳新成員。鮨天本、大腕燒肉、A CUT 失去星星光環。

年輕主廚大獎由 T+T 主廚古俊基、蔡元善獲得。服務大獎頒給鹽之華的余佩凌。表揚具環保、永續思維餐廳的綠星,獎落山海樓、陽明春天(士林),另外新增兩家綠星餐廳,分別為 Embers 小小樹食(大安路)。本屆還特別新增了侍酒師獎,由巴黎廳 1930 × 高山英紀的林允順奪下。

以下是《臺北、臺中、臺南 & 高雄米其林指南 2022》完整星級榜單:

米其林三星(1 家)

臺北

  • 頤宮(粵菜)

從台灣擁有第一本米其林指南開始,頤宮年年穩坐三星,是台灣高端餐飲的標竿。三星光環捧著並不輕鬆,頤宮不只在選用食材、烹調料理用心,服務也細緻體貼。台灣第一座米其林服務大獎就是頒給頤宮外場經理歐宛臻。競競業業的態度,穩定的高水準,是頤宮蟬聯 5 年三星的關鍵。

米其林二星(7 家)

臺北

  • 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侯布雄法式餐廳(時尚法國料理)
  • logy(時尚亞洲料理)
  • RAW(創新料理)
  • 祥雲龍吟(時尚日本料理)
  • Taïrroir 態芮(創新料理)
  • 請客樓(淮揚菜)

臺中

  • JL Studio(創新料理)

過去一年來,侯布雄法式餐廳、請客樓都歷經主廚換人的狀況。所幸團隊運作良好,仍在今年獲得二星佳績。訂位困難的鮨天本這次則離開二星之列。

侯布雄主廚松尾洋平以臺灣鮑魚製作的料理。圖片提供:侯布雄

接掌台北侯布雄的主廚松尾洋平大有來頭,過去他帶領的惠比壽 Joël Robuchon Restaurant,在東京米其林指南裡連年維持三星。跨海來到台灣,他會如何運用在地的四季食材,並以日本一貫的細膩風格詮釋,是值得期待的新氣象。

米其林一星(30 家)

臺北

  • Holt(創新料理)New
  • 巴黎廳 1930 × 高山英紀(時尚法國料理)New
  • 欣葉 鐘菜(臺菜)New
  • 壽司芳(壽司)New
  • 彧割烹(日本料理)New
  • 教父牛排(牛排)
  • de nuit(時尚法國料理)
  • 富錦樹台菜香檳(臺菜)
  • 金蓬萊遵古台菜餐廳(臺菜)
  • Impromptu by Paul Lee(創新料理)
  • 謙安和(日本料理)
  • 吉兆割烹壽司(壽司)
  • Longtail(創新料理)
  • 明福台菜海鮮(臺菜)
  • 米香(臺菜)
  • 渥達尼斯磨坊(西班牙料理)
  • 山海樓(臺菜)
  • 明壽司(壽司)
  • 牡丹 天ぷら(日本料理)
  • 鮨野村壽司(壽司)
  • 鮨隆 Sushi RYU(壽司)
  • T+T(創新料理)
  • 天香樓(杭州菜)
  • 雅閣(粵菜)

臺中

  • 鹽之華(時尚法國料理)
  • Forchetta(創新料理)
  • 俺達的肉屋(燒烤)
  • 澀 Sur-(創新料理)

高雄

  • Liberté(時尚法國料理)New
  • 承 Sho(時尚日本料理)New

一星榜單多了不少新成員。高雄 Liberté、承 Sho 開幕時就以極高規格獲得餐飲圈注目,兩家有日本血統的餐廳雙雙獲得一星。臺北也有 Holt、巴黎廳 1930 × 高山英紀、欣葉 鐘菜、壽司芳、彧割烹共 5 家餐廳新入榜。

結束東京餐廳 Liberte a table de TAKEDA 後,武田健治主廚來到高雄,以新餐廳 Liberté 與臺灣人見面。攝影:林科呈

出身加拿大的 Jeffrey Downs,選擇在年輕時跨出國境,以知名餐廳廚房為落腳標的——日本龍吟、澳洲 Attica、比利時 In de Wulf 與法國 Septime。最後來到台灣,成為新餐廳 Holt 的主廚。提供品質最好的食材給食客,對他來說更接近奢華的概念。相較之下,空間裝潢簡潔、不鋪白桌巾的 Holt,讓上門客人不感一絲壓力。只要是能負擔餐費的人,都能自在地走進餐廳,享用愉快的一餐。

Holt 餐廳主廚 Jeffrey Downs。攝影:Steve Huang

「欣葉 鐘菜」是臺菜起家的欣葉集團,以副董事長鐘雅玲的款待精神打造的新餐廳。鐘雅玲在欣葉服務 40 多年,她對品質的堅持與靈活的交際手腕,贏得許多常客的信任。在「欣葉 鐘菜」,除了能吃到欣葉的招牌菜色,更多了鐘雅玲為熟客特製的私房菜色。如今餐廳多以主廚為門面,如「欣葉 鐘菜」這樣推崇服務人員的餐廳實屬難得。

米其林年輕主廚大獎

  • 古俊基、蔡元善(T+T)

不像台灣的其他星級主廚往往有外國經歷,蔡元善認為自己 Fine dining 廚藝起點,是在新加坡名廚郭文秀的 Justin’s Signatures 餐廳工作時,時任主廚的黃以倫一絲不苟的個性為他的廚藝追求帶來標竿示範。來自香港的古俊基(Kei)主廚在去年春天加入,Kei 曾經在香港兩間二星餐廳 Amber 和 Ecriture 服務,融合扎實的法菜經歷,T+T 以雙主廚變幻出更飽滿的混血亞洲風味菜單。

T+T 主廚蔡元善(左)、古俊基(右)。

米其林服務大獎

  • 余佩凌(鹽之華)

米其林侍酒師獎

  • 林允順(巴黎廳 1930 × 高山英紀)

米其林綠星

  • Embers New
  • 小小樹食(大安路)New
  • 山海樓
  • 陽明春天(士林)
Embers 主廚郭庭瑋(Wes)常於空閒時走入台灣山林,並將他在自然與部落裡的所見所聞融入料理作品中。攝影:Mokki

米其林的榜單無法盡如人意,遺珠與過譽的爭議在所難免。但一個行之有年、有評比規則的餐飲評鑑,無疑能鼓勵追求卓越的餐飲工作者,也吸引更多人嘗試不同菜系、類型的餐廳。每座城市有其獨特個性,米其林指南是否能像在臺北、臺中發揮的影響力,帶動臺南與高雄的高端餐飲發展?就有待時間觀察了。

文章段落

撰稿 MINGCHU
責任編輯 Atomy、Hsiang
攝影 Mokki、Steve Huang、林科呈
首圖 MINGCHU
圖片提供 侯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