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賀所有入榜的餐廳,艱難的時刻,一起努力。
第 17 屆《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於 3 月 13 日傍晚,一如往年在澳門上葡京綜合度假村展開星級發布會。過去一年,香港餐飲遭逢重創,產業整體收益相較疫情前大幅減少,居民北上中國消費的熱潮直接摧殘本地餐飲業的經營。
在艱難的挑戰中,仍要迎接幾個一星榜單中的新面孔,今年新入榜的餐廳共 7 家,包含瑞兆(澳門)、鮨吉祥 宮川、雅吉、TUBER Umberto Bombana、Ami、泓,以及 Plaisance by Mauro Colagreco。三星的榜單在前兩年都有餐廳被降星的震盪,今年終於喜迎好消息,1 家餐廳晉升米芝蓮等級最高的榜單;另也有 1 家餐廳新封二星。
米芝蓮綠星自去年開始增加到 5 家,由 MORA(摩)、Roganic、Amber、Feuille 和澳門旅遊大學教學餐廳蟬聯。年輕主廚獎頒給 Ankôma 的主廚 Frankie Wong;最佳服務獎得主是永利軒的 Winnie Zhang;最佳侍酒師獎則由 Andō 的 Carlito Chiu 摘下。
以下為《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 2025》完整星級榜單:
米芝蓮三星(香港)7 家
-
Amber 2星↗3星
-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 Caprice
- 富臨飯店
- Sushi Shikon 志魂
- Ta Vie
- 唐閣
米芝蓮三星(澳門)2 家
- 譽瓏軒
- 天巢法國餐廳
往年幾無變化的三星榜單,自 2023 年起開始陸續有了異動,香港的龍景軒、澳門的 8 餐廳接連遭到降星,今年仍未恢復榮光;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在今年初停業,離開長達 13 年的三星榜單。而獨樹一格的日系法菜餐廳 Ta Vie 在兩年前加入三星俱樂部,今年亦與其他成員一同繼續呈獻香港的三星料理風景。
倒是終於有了好消息,由廚藝總監 Richard Ekkebus 帶領的 Amber 坐鎮二星榜單多年,今年終於升上三星,與其他既有成員一同呈獻香港的三星料理風景。
 (1).jpg)
由廚藝總監 Richard Ekkebus 帶領的 Amber 坐鎮二星榜單多年,今年終於升上三星,與其他既有成員一同呈獻香港的三星料理風景。圖片提供:香港置地文華東方酒店 - Amber
米芝蓮二星(香港)11 家
-
Arbor
- BO Innovation 廚魔
- 麗晶軒
- L'Envol
- 龍景軒
- Noi
- Octavium
- 潤
- Tate
- 天龍軒
- 營致會館
米芝蓮二星(澳門)6 家
-
譚卉 1星↗2星
- 杜卡斯餐廳
- 8
- 風味居
- 淮揚曉宴
- 永利軒
由國際名廚 Paulo Airaudo 開設的 Noi 以及淮揚菜大師周曉燕營運的淮揚曉宴在去年加入二星名單,而由粵菜名廚譚國鋒在 2023 年末展開的新餐廳譚卉,開業未滿一年便在去年摘下一星,今年轉瞬升上二星,大師的實力可見一斑。長年穩坐榜單的主廚也有其他新的嘗試,營致會館總廚蕭顯志從業四十幾年來以精湛的傳統粵菜烹飪聞名,在去年抱持新奇的想法與法式餐廳 Feuille 主廚 Oliver(李韋傑)共創現代粵菜餐廳「志」(JEE),將法餐的技藝融入粵菜的精神,在今年 2 月成為米芝蓮新入選餐廳。

由粵菜名廚譚國鋒在 2023 年末展開的新餐廳譚卉,開業未滿一年便在去年摘下一星,今年轉瞬升上二星,大師的實力可見一斑。圖片提供:澳門永利皇宮 - 譚卉
 (1).jpg)
素有「摘星大廚」稱號的粵菜名廚蕭顯志,去年與法餐主廚 Oliver 合作融入法菜技藝的現代粵菜餐廳「志」,在今年 2 月成為米芝蓮新入選餐廳。攝影:Tommy Tang
.jpg)
港澳首位二星女主廚劉韻棋(Vicky Lau)近年經營觸角多元,開設以豆品為主題的餐廳 MORA(摩)在去年同摘一星與綠星,旗下重要名作 Tate 今年也穩居二星。圖片提供:Tate
米芝蓮一星(香港)58 家
- Andō
- Arcane
- Beefbar
- Belon
- Chaat
- Cristal Room by Anne-Sophie Pic
- 都爹利會館
- ÉPURE
- Estro
- 福臨門(灣仔)
- 富豪
- Feuille
- 吉地士 Gaddi’s
- Godenya
- Hansik Goo
- 何洪記(銅鑼灣)
- 鑄鉄板燒 I M Teppanyaki & Wine
- 御寶軒(尖沙咀)
- 甘牌燒鵝
- 割烹凜
- 留園雅敘
- 六福菜館
- Louise
- 萬豪金殿
- 文華廳
- Mono
- MORA(摩)
- 長本
- Neighborhood
- New Punjab Club
- 彭慶記
- Petrus
- Roganic
- Ryota Kappou Modern
- Racines
- 家全七福
- 香宮
- 嘉麟樓
- 夏宮
- 新同樂
- 鮨.齋藤
- Sushi Wadatsumi
- 大班樓
- 彤福軒
- Tosca di Angelo
- VEA
- Whey
- 新榮記
- Yard Bird
- 一樂燒鵝
- 逸東軒(佐敦)
- 夜上海(尖沙咀)
- 甬府
- 浙江軒
- 瑞兆(香港)
- TUBER Umberto Bombana New
- Ami New
- Plaisance by Mauro Colagreco New
米芝蓮一星(澳門)11 家
- 8 1/2 Otto e Mezzo
- 蜀道
- 麗軒
- 玥龍軒
- 鮨金悅
- 帝影樓
- 紫逸軒
-
瑞兆(澳門)New
-
鮨吉祥 宮川 New
- 雅吉 New
- 泓 New
一星榜單的新成員數在去年大幅下滑,今年也仍只有個位數的新面孔,剛入榜的餐廳有瑞兆(澳門)、鮨吉祥 宮川、雅吉、TUBER Umberto Bombana、Ami、泓、Plaisance by Mauro Colagreco。雖然增加得不多,但依舊能為港澳餐飲業帶來新氣象,提振士氣。
 50 (1).jpg)
由行政總廚 Agustin Ferrando Balbi 所創的 Andō 在今年喜迎 5 週年里程碑,並持續守著一星的榮耀。圖片提供:Andō
.jpg)
MORA(摩)主廚蔡明輝(Fai Choi)去年帶領團隊摘星,個人也獲得年輕主廚獎。圖片提供:MORA
.jpg)
彤福軒由資歷逾二十年的主廚李志偉營運,每年固定推出季節限定的陳皮、雲南珍菌與大閘蟹等主題餐單,推行廣東飲食文化不遺餘力,終於在 2024 年摘下一星。圖片提供:香港瑰麗酒店 - 彤福軒
米芝蓮綠星
- Amber
- Roganic
- 澳門旅遊大學教學餐廳
- MORA(摩)
- Feuille
米芝蓮服務獎
- Winnie Zhang(永利軒)
米芝蓮年輕主廚獎
- Frankie Wong(Ankôma)
米芝蓮侍酒師獎
- Carlito Chiu(Andō)
.jpg)
最佳侍酒師獎由 Andō 的 Carlito Chiu 獲得。圖片提供:Andō
《米芝蓮指南》在香港、澳門運作進入第 17 個年頭,為無數餐廳帶來歡欣的榮耀,但光芒往往伴隨著陰影,在各項成本都極為昂貴的城市裡營運一間米芝蓮餐廳,有時候是福禍未知。近年都有高級餐廳與平價食肆在摘星、獲得必比登推介後,旋即面臨收場的命運。餐飲評鑑的肯定是一時的,產業的命脈要延續,還需仰賴投資方、從業人員、物業主與消費者,抱持共好共榮的心態一起努力。
我們也將在下週發布關於今年星級榜單的深度評析,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