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專家王鵬主持葡萄酒工作坊,從永續角度看見澳洲葡萄酒的多元風土,與地域感鮮明的風味特色。
澳洲以融合多元文化聞名,一如其豐富地貌,而北部溫暖、南面沁涼的氣候,更造就出地域特色強烈、種類繁多的葡萄酒、海鮮、肉類與乳製品食材。而澳洲食品與葡萄酒聯盟(Australian Food and Wine Collaboration, AFWC)日前攜手專業主廚與酒類專家,在台舉辦「Taste the Wonders of Australia」圓桌會議、工作坊以及晚宴活動,結合澳洲在地頂尖的葡萄酒與食材,帶來一連串飲食品味饗宴。
台灣品飲文化近年愈見成熟,對高價與新興酒款的開放精神,亦成為澳洲葡萄酒重點發展的新興舞台。而集結了澳洲農漁畜牧和酒類的 Taste the Wonders of Australia 活動中,澳洲葡萄酒工作坊請到酒類專家王鵬主持,以 7 支代表澳洲風土與地域特色的葡萄酒進行現場品酩與解說,帶領酒業人士與品酩愛好者一窺澳洲當代葡萄酒的風味面貌。
常年受邀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王鵬以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造酒與烈酒領域的專業背景受到矚目。此次 7 款葡萄酒從澳洲葡萄酒生態出發,並聚焦於永續管理的發展願景與成果,依序以產區、種植方式與品種特色來貫穿澳洲當代葡萄酒之風味探討。
酒類專家王鵬主持這場工作坊,帶領酒業人士與品酩愛好者一窺澳洲當代葡萄酒的風味面貌。
澳洲酒業的未來,永續管理呼應環境議題
面臨因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缺水、非季節性的破壞型風暴,或因花蕾提前綻放而衍生的霜凍風險,以及乾旱期和極端溫差等災害影響,澳洲自 90 年代起逐步推行葡萄園的永續管理,例如透過太陽能發電系統節能減碳,設置攔水壩,於屋頂加裝雨水收集裝置,回收葡萄皮和葡萄籽覆蓋土壤以保持溼度、減少澆水量,採用生物動力農法、有機農作,並導入有機認證以強化葡萄園生態系統等措施。
如今,澳洲有機認證農地面積已居全球之冠,悉心維護風土特色的成果,也表現在地域感鮮明的葡萄酒風味中。王鵬指出,澳洲葡萄酒產業帶來一波替代葡萄品種的崛起——例如耐旱的阿內斯(Arneis)、耐寒的白皮諾(Pinot blanc)等地中海小眾品種,為緯度、海洋和海拔高度極為複雜多元的澳洲葡萄酒,換上更具兼容度的面貌。
澳洲葡萄品種多樣,風味兼容顯多元面貌
工作坊挑選 7 支代表澳洲風土與地域特色鮮明的葡萄酒款,進行現場品酩與解說。
第一支品飲的 Jim Barry Lodge Hill Riesling,來自南澳阿德雷德以北、克萊兒谷最高處的產區,以麗絲玲品種釀造。起伏的地形與白日溫暖夜晚寒涼的氣候,加上它採取「減少人工干預」的管理方式,造就出酸度宜人、富礦物感、檸檬與萊姆果香香氣純粹,性格鮮明的清新酒體。而 Jim Barry 也是少數曾獲酒評家 James Halliday 評定為全澳洲五星級的酒莊之一。
西澳瑪格麗特河產區飛鷹酒莊推出的 Vasse Felix Filius Chardonnay,使用澳洲經典的白葡萄夏多內,手工採收後先冷藏再整串輕榨,再於法國橡木桶以天然酵母發酵後攪桶,陳放 9 個月後釀製而成。紅砂礫土壤與相對溫暖的海洋型氣候,讓這款白酒酒液呈現青綠迷人的淺稻草色,而富葡萄柚、柑橘香氣的酒體,發酵後更帶有堅果奶油、生薑與橡木馨香的明亮風味。
麥克拉倫谷是南澳最早的葡萄園種植產區,靠近海岸線、以重質色黏土為主的特色,賦予果實柔和豐富的單寧。此外,這裡長達 30 年不使用浸灌與噴灑灌溉,而是利用地下蓄水層、建造攔水壩收集地面逕流等,這樣前瞻的水資源利用方式,被視為當今澳洲萄酒產區中極具代表性的永續典範之一。
Mitolo Scylla Nero d’Avola 採用源自於西西里島的黑達沃拉品種(Nero d’Avola)釀製,開瓶瞬間富成熟黑櫻桃與藍莓的香氣,酸度果香鮮明直接,單寧圓潤,適合濃郁的肉類料理。而生產此酒款的米多羅酒莊,旗下酒款每年在 Robert Parker 能得到 90 分以上高分評鑑,並獲英國酒評家 Matthew Jukes 選為「年度百大酒莊」。
Hither & Yon Carignan 同樣來自南澳麥克拉倫谷,選用起源自西班牙的卡利濃品種(Carignan),果皮厚且色深。它飽含覆盆子、桑椹等多汁莓果的果酸味,以及如同甘草微鹹帶甜、具橡木餘味馨香的特色,使單寧含量與口感醇厚,酒體不會顯得過於厚重。
出品的漫山酒莊以擁有自 1970 年即種下的葡萄老藤樹聞名。如今莊主兄弟致力於永續農業,如不施除草劑與殺蟲劑,僅採收葡萄園中 25% 狀態最佳的果串釀酒等。漫山酒莊於 2016 年榮獲「麥克拉倫谷最佳葡萄栽培者」等殊榮,更突顯其將小眾品種結合澳洲風土與永續農業孕育出驚世佳釀的深厚實力。
Hither & Yon Carignan(左二)來自南澳漫山酒莊,凸顯出小眾品種結合澳洲風土與永續農業的深厚實力。
一樣位於麥克拉倫谷,揚格拉酒廠為全球著名的 Jackson Family Wines 旗下酒廠。除了老藤葡萄園的特色,酒廠獲澳洲官方有機與生物動力認證,不使用任何的除草劑或殺蟲劑,並利用堆肥進行農作,冬季並在葡萄藤下放牧綿羊取代機械,把對土壤的破壞降至最低。
Yangarra Estate Vineyard Shiraz 以澳洲最知名的經典品種希哈(Shiraz)釀製,使用 50% 帶梗帶皮的葡萄與野生酵母浸皮發酵長達 20 天,最後陳放法國橡木桶中 1 年以上使其風味圓熟華麗。富藍莓、李子成熟果肉的芬芳,強勁的果香後味與鮮明酸度,和重口味的台式熱炒相當合拍。
揚格拉酒廠的 Yangarra Estate Vineyard Shiraz(右三)以澳洲最知名的經典品種希哈釀製,擁有強勁的果香後味與鮮明酸度。
南澳巴羅莎谷是澳洲重要的希哈葡萄酒產區,匯集了澳洲歷史悠久的葡萄園和酒廠。惠斯勒酒莊位於紅壤土與石灰岩風土地形,完全採用有機和生物動力法,造就出葡萄單寧飽滿厚實的特色。Whistler Wines Double Back Grenache 採用最早在澳洲栽種的格那希品種(Grenache),富櫻桃與覆盆子的莓果風味,令人聯想到雪莉酒的濃郁迷人的氣息,單寧細膩而優雅,適宜佐搭牛、羊肉或起司。
Shaw + Smith Pinot Noir 來自南澳地勢較高、氣溫涼爽的阿德雷德丘,選用對地點和季節皆高度敏感的黑皮諾(Pinot noir)釀製。以手工揀選出部分帶梗的黑皮諾,並泡皮發酵 15 天,再陳放於法國橡木桶,帶來富有覆盆莓與紅櫻桃的莓果香氣,以及絲滑的單寧,具煙燻與木質尾韻的風味表現,襯托風味濃重的紅肉或帶醬汁的料理時,酒體更加厚實迷人。
Shaw + Smith Pinot Noir 來自南澳阿德雷德丘,莓果香氣、絲滑單寧及具煙燻與木質尾韻的風味表現,適合襯托紅肉或帶醬汁的菜色。
藉由 7 款品種、地貌風土、釀製酒廠與葡萄園管理方式都極具代表性的當代酒款,葡萄酒工作坊不僅帶領與會者快速認識澳洲葡萄酒業現況與風味版圖,而澳洲地貌差異造就的葡萄酒鮮明個性,也藉由品飲讓與會者產生更加清晰的風土輪廓。澳洲葡萄酒在氣候變遷、乾旱缺水等挑戰下,仍迎風而上、帶動葡萄酒產業更加蓬勃的成長活力,讓人也難抵澳洲當代葡萄酒的魅力。